5月17日下午,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徐柏坚应邀于我校欧亚国际学院二楼报告厅作题为“诗歌的光芒”专题报告。我校文学院耿占春教授、张清民教授受邀到场,大河报副主编刘静沙、河南电视台记者宋石峰、著名作家孔令更与会。该院院长宋战利主持此次报告会。
徐柏坚先生首先回忆20年前就读于我校中文系的点滴故事,表达重回母校的激动心情,感慨我校近些年的变化。随后,徐老指出,当今社会鱼龙混杂,人们对“诗人”产生了怀疑,他所做的事情是将自己的怀疑讲出来。徐柏坚认为,写诗应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感到不快乐就不要去写诗,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是一面“精神镜子”,可以照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在谈到文化的精神作用时,徐柏坚阐释道:“一切物质在承载人的精神时才显现出别样面貌。”徐先生表示,自己此前生活在一个“重物质”而“不重精神”的时代,生不逢时,而当今社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为文化创作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在他看来,一个城市的高雅文化,例如诗歌和写作等,是城市的名片,使城市文化更加厚重,更加稳健。最后,他以“美与人类社会生活很近、应用心发掘并融入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作结。
徐柏坚,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民间写作”和“神性写作”代表性诗人。民刊《诗歌现场》创始人之一,曾获韩国金达镇文学奖国际诗歌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提名、中国十大诗人、台湾《创世纪》杂志诗歌奖、鲁藜诗歌奖,《柏坚诗选》为其著作。